编者按:近年来,我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方面的长足进步与发展,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继《光明日报》、海南电视台等媒体近期对我校的系列报道之后,11月16日《海南日报》第一版又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报道。现全文转载如下:
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
——海南大学本科教学发展二三事
作者:陈成智 2005年11月16日 来源:海南日报
1947年,祖籍海南的宋子文等一批社会知名人士,联合创办了私立“海南大学”,开海南高等教育之先河。
1983年,海口海甸岛的一大片滩涂上,崛起了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海南大学。
22年光阴,弹指一挥即逝。海南大学的本科教学工作,经历22年的打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找准自身位置
大打“热”、“海”、“特”牌
年轻的海南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如果追求与国内知名大学全面争强,显然不切实际。
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海洋资源丰富,又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因此,海大的学科建设,鲜明地凸现了“热”、“海”、“特”的特色。
热——学校积极发展以保护和利用海南热带自然资源主要方向的学科专业。校级重点学科生物技术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耐盐作物分子育种研究”;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面向海南热带自然资源的利用……以这些学科为依托,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农学、园林、园艺等本科专业得到强势发展;
海——学校积极发展以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海洋文化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学科专业。水产养殖是省级重点学科,同时又是海南惟一的水产养殖学硕士点。以此为突破口,学校大力发展面向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水产养殖、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
特——学校积极发展面向特区体制创新、法制建设需要和适应海南特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学科专业。在积极促进海南特区体制创新的过程中,经济类、管理类学科获得迅速发展,政治经济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分别获准设立全省惟一的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和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
强化“海南意识”,精心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身处特区的海南大学,一直非常重视特区社会对学生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学校坚持开放的原则,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且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以人为本、宽严相济的学习机制和成长环境。
在这样的学业氛围熏染下,海大在校学生频频出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完成了“三亚红树林大酒店”、“海口美兰机场”等多个大型室内外装潢设计项目;法学专业学生参加了欧盟委员会援助的“中国外来工维权行动”项目;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参与企业的名贵水产品开发和育苗……
2004年10月,李建波等8名海大法学院在校生,独立撰写出版了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一书,该书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于2003年9月1日施行后,我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著作。
然而,李建波等已经不是海南高等院校出版学术专著第一人。2003年,21岁的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钱文科,以三年的专心积累,写成《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一书。
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近三年海大毕业生就业率仍保持在82%以上。
借助名师讲坛,提升学术品味
博鳌亚洲论坛、中国科协年会、世界小姐总决赛、金鸡百花电影节……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近年来在海南举行的大型活动越来越多,加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迷人的沙滩阳光海水,各路“大腕”纷至沓来。
精明的海大人以此为契机,积极创造机会,邀约国际和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走上“名师讲坛”,杨振宁、“欧元之父”蒙代尔、袁隆平、龙永图、白春礼、吴京、高强等,先后在“名师讲坛”开讲,并受聘为海大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名师讲坛”带来的轰动效应,完全提升了海大师生的学术品味和学术追求。
因为开辟了第二课堂,年轻活泼的学生不再满足于第一课堂所学到的,他们的耳朵要听听陌生人的声音,他们的思维需要经常更换角度,他们的知识结构需要不断调整。而精彩的演讲也使得一些老师需要时常充电,重新面对接触过大师、名人讲课的学生。
聪明的海大人还把大师演讲这一宝贵资源变成了出版物———《海纳百川———名师演讲录》。
海纳百川,大道致远。这八个字是今年10月海南大学领导层确定的新校训。
海纳百川寓意大气磅礴、开放包容;大道致远则表明海大人在追求真理大道上的宏大志向。
相信这一校训会激励海大人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