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新闻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头条新闻

海南日报:当大学生论文“剪刀+浆糊”模式盛行时,海大法学院一批学生却“自找苦吃”——毕业论文一人一章写成书

2006.08.31 07:47

宣传部

作者:陈成智 2006年8月26日 来源:海南日报

日历已经翻到8月10日,许多毕业生和班里同学吃“散伙饭”后,早已经分飞各方,开始全新的生活,而海南大学法学院2002级学生陈楠楠、刘文华却仍然在闷头改论文。

和陈楠楠、刘文华一样依然在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的还有好几位法学院毕业生,他们和几位2001级的师哥师姐一起,组成了14人的写作团队。不久之后,一本洋洋洒洒的学生学术著作《通向和谐高校的法治之路》将出版发行。

大四学生突发奇想:论文系列化一体化

《和谐社会与法治》———这是一本出版于去年11月的法学专著,这也是海大法学院尝试毕业生论文“系列化”“一体化”写作模式改革收获的第一份喜悦。

2005年1月10日,毕业前夕一样得琢磨毕业论文的李建波,突然萌发将本科毕业论文采取“系列化”“一体化”的模式写作的想法。当天中午,李建波找到几位同学一起商讨,大家都觉得切实可行。

当天,李建波等将这一设想向海大法学院领导作了汇报:先设计课题,再将其分为若干章节,由优秀本科毕业生各自撰写一章,以达到既完成毕业论文又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使毕业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同步进行,争取将成果出版成为学术专著。

学院领导当即拍板:全力支持!不仅在经费上支持,而且成立课题“导师组”。

法学院名誉院长谭兵教授对记者说,海南大学法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法学院,办学二十多年来已形成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训练,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努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办学风格。学生萌发本科毕业论文“系列化”“一体化”写作模式的设想正是这一办学风格的必然结果。

撰写体会:痛并快乐着

去年1月10日晚,课题组12人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每个人在会上都郑重签下“写作责任状”,大意是,参与写作的12人是一个团队,每个人既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团队负责,不能抄袭,不能让今后的成果引发侵权官司,不能打退堂鼓……

之后的定题和写作过程,却让每个人回想起来觉得痛苦不已:首先,确定写作方向和选题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考、不断提交又不断被推翻再确定的过程;写作中,初稿要求交叉修改,互相挑刺经常引发激烈的学术论争;出版前的集中修改,直至全体撰稿人满意为止。

“非常痛苦,但痛苦后每迈进一小步都非常舒服。”论文写作组成员齐虎对记者说,签订了责任状,虽然没有法律的约束,但有道德良心的约束力。

指导教师:论文质量很高

论文“系列化”“一体化”的成果《和谐社会与法治》出版面世后,能够参与到论文写作中,成为海大法学院许多学生的向往。

法学院领导决定: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今年的“系列化”“一体化”论文写作班子。一时间,法学院20多位同学争相报考。确定人选后,学生和导师们开始选题,经历激烈的争辩和磨合后,大家的聚焦点共同落在“通向和谐高校的法治之路”上。

今年即将出版、由海大法学院一拨本科生撰写的“系列化”“一体化”写作模式论文成果———学术专著《通向和谐高校的法治之路》,在很多问题上均有大胆且前卫的分析。

“我们觉得,系列化的论文,在质量上甚至高于普通的研究生论文。”指导老师、法学院副院长叶英萍告诉记者。

导师组成员、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段书臣教授对记者说,将本科大学毕业生论文“系列化”“一体化”,是一种创新,它通过学术引导,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术钻研兴趣,可以为全国高校论文写作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后生可畏、后生可嘉、后生可学。”这12个字,是参加海大法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系列化”“一体化”写作模式研讨会的社科专家们的评价。

//www.hainanu.edu.cn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24 hain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