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新闻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头条新闻

《海南日报》丨海南大学加快构建人才高地

2024.09.10 08:25

海南日报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近年来,海南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殷切嘱托,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海南省委省政府“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的办学思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优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快构建人才高地。

“4·13”以来,海南大学共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1720人,国家级人才由5人增至69人。新引进人才中,外籍人才124人,具有海外博士学位人才280人,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人才725人, 35周岁及以下人才1060人,现已逐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教师队伍。

海南大学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先,以解决“卡脖子”问题为目标开展科研攻关,集中科研力量聚焦海南“三度一色”资源禀赋优势深入攻关,为海南打造种业、深海、航天“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加快绿色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本报特从以上领域遴选海南大学8位科研工作者代表,展现他们在各自科研战线上取得的显著成就,以飨读者。

俯瞰夜色中的海南大学。学校供图

南繁学院阮云泽教授 建好科技小院 助推乡村振兴

每当聊起与科技小院的故事,从教近30年的阮云泽教授总有着说不完的话。2011年,她在海南建立起第一个科技小院,从此,她的科研历程便和科技小院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科技小院建设之初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学生们既要完成自己的课题和论文,还要帮助企业或所驻扎的村完成其他工作,包括生产成本统计、农民培训等。”阮云泽回忆,由于定位不够清晰,走了不少弯路。

在不断摸索中,阮云泽带着学生们终于找准了自身定位,实现了科学研究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直接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同时确保了学生的科研选题既能快速切入生产,又有科研和学术的高度。

随着研究的深入,阮云泽渐渐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单一科技小院无法破除专业和学科壁垒,难以解决“三农”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2021年,学校启动协同创新中心改革,让阮云泽看到了破题的希望。“改革提出打造有组织的科研体系的目标任务,让我有机会通过科技小院群,组织策划重大科研项目。”阮云泽说,改革启动以来,她的团队成员(含研究生)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50人,科技小院由1个增加到 6个。

针对海南80%以上的耕地属中低产田的问题,阮云泽提出了利用科技小院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学校和企业的支持下,我获得了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机会,同时转化了科研成果。”阮云泽表示,接下来她将联合相关单位,利用科技小院群围绕海南耕地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成果转化与大面积应用。

热带农林学院研究员Ahmed Salah Abdelkarim Ibrahim 扎根琼州热土 勇攀科研高峰

“学校近年来引进了诸多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同行,这为我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学校为世界一流学科作物学的建设提供了现阶段全国前列的高精准仪器,这也让我对科研的热情高涨。”谈及在海南工作的感受,Ahmed Salah Abdelkarim Ibrahim(以下简称Ahmed)研究员如是说。最近他正加紧推进自己的新研究,每天至少要待在实验室8个小时。

2022年6月,来自埃及36岁的Ahmed来校工作,并于次年获批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学校地处热带,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同时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显著、人才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吸引我来到这里的原因。”他说。作为一名外籍教师,Ahmed来到海南工作后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交流不畅。对此学校专门为他配备了精通英文的中国科研助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的问题。

目前,Ahmed主要从事土壤-植物系统氮转化过程、氮足迹、碳足迹、土壤固碳潜力及机制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能明确土壤-植物碳氮转化的全球格局和驱动因素,同时分析土壤内部碳氮循环的全球空间变异,对于全球变暖背景下提出夯实可靠的解决措施意义重大。”他说。

Ahmed通过研究发现,有机和平衡施肥比单施氮肥能通过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来促进土壤硝酸盐同化。硝化抑制剂刺激了土壤铵的保留和植物氮的吸收,同时减少了氮的淋溶和气体排放。因此,综合应用以上知识为基础的氮管理实践对于促进生态系统氮保留和降低全球氮损失风险至关重要。

“海南是一片能让我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的热土。” Ahmed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在研究领域深度耕耘,继续寻求更大突破,取得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沈义俊教授 扬帆向海 逐梦深蓝

从1个人、1间房屋起步,4年来,沈义俊的科研团队不断壮大。如今,该团队发展到46人(含研究生),拥有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为深海油气勘探研发“利器”的科研成果也不断显现。

2020年,被海南自贸港建设前景吸引,沈义俊作为高层次人才从海外被引进回国来校工作。“近年来,海南聚焦加强创新协作,面向深海探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战略性领域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沈义俊相信,在海南大有可为。

随着深海油气和矿产资源开采向超深水领域发展,深海柔性立管已成为深海资源开发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沈义俊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海采矿全柔性立管输运系统设计理论及关键力学问题研究”。

“我们已顺利完成和达到项目立项任务书要求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他表示,将带领团队不断攻克难关,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柔性立管技术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相融合,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柔性立管输运系统。“期待相关成果能在我国深海采矿及油气开发输送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产生较好经济效益,打破国外垄断。”他说。

“海南省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海洋经济数据屡创历史新高,但与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的要求和战略目标有差距。”沈义俊表示,聚焦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他将带领团队深耕“新型深海管道”研发事业,为满足国家能源战略保障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谭萼辉副研究员 潜心科研 守护蓝海

全面量化了中国近海沉积物脱氮及其氧化亚氮生产的时空格局、解析沉积物脱氮和温室气体生产的调控机制、提出基于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双温室气体的海洋氮-碳耦合研究框架……2020年9月入职学校的谭萼辉已经在海洋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

“海南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海洋科学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其发展潜力给年轻老师们提供了充分发挥能力的舞台。”他说。

“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他说,海洋科学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物理空间和科研启动经费上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入职后他很快建立了相关科研的仪器平台和创新培育团队,使其在海南的科研工作快速推进。

“近海正面临着严重的氮污染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可持续和社会经济效益。”谭萼辉介绍,沉积物脱氮是缓和海洋氮污染的主要途径,而陆海交错带的沉积物是脱氮的热点场所。此外,脱氮过程伴随强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产生,与全球气候变暖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定量化解析陆海交错带沉积物脱氮机制、过程通量和环境气候反馈能力,可为沿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气候变暖减缓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基础。

“我将继续做好老师的本职工作,跟学生一起成长。”谭萼辉说,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平台,他将加强和同行高水平人才的交流与校内外优秀团队的合作,拓宽学术视野和思路,尽快找到保护蓝海的“密码”。

航空宇航研究院赵坚研究员 探问苍穹 向天图强

2024年6月1日,赵坚一路向南,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来校工作。为何做出如此选择?“来到学校工作,主要是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际航天城建设培养急需的航天人才,提供科技支撑,继续为中国航天事业和科技教育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显然,这是从事航天领域工作近40年的他深思熟虑的决定。

我国唯一低纬度发射中心文昌国际航天发射中心、海南自贸港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海南大学强大的教学科研实力……诸多因素叠加,让赵坚毅然“南下”。

来校3个月,一系列工作加速推进。航空宇航研究院于7月17日获批成立。“当前我们正在开展航空宇航领域人才引进工作。”令人欣喜的是,学校敢为人先、锐意创新,已形成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个性化精准招才引智举措,正在有力全面地吸引航空宇航领域的各方优秀人才踏上海南这片创新热土。

“根据海南的实际,研究院将突出服务自贸港建设和国际航天城建设需要,注重航天应用和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走出去和国际化。”赵坚介绍,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海南人才引进和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逐步建立航天航空专业学科基础,着力推进“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的建设。

“目前,研究院已编制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并与国内多所高校专家合作共同探讨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方向。”他介绍。

探问苍穹,赵坚将带领研究院一路向前。他说,研究院将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共同打造充满创新活力的未来空天信息产业,助力海南自贸港“向天图强”。

生态学院张知彬研究员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助力绿色健康发展

近日,张知彬围绕促进海南生态环境安全保障和重大传染病防范,牵头组织了相关科学考察方案编写、国家级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申报,协助推进海南世界银行贷款-海南“全健康”示范项目的实施等工作。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在构筑海南绿色屏障、保障自贸港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张知彬表示,他希望通过开展生态环境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动物生态学、有害生物控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是张知彬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今,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已落地海南。我希望发挥我的学科专长,为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灾害控制和全健康治理贡献力量。”带着这样的念头,2023年2月,在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的大力支持下,作为我省推进世界银行贷款海南“全健康”示范项目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局原局长张知彬调至学校工作。

到海南工作后,在学校和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张知彬协助推动海南省全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海南全健康研究院成立;与国际动物学会合作发起了世界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网络计划……

“我搭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目前在项目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宝贵的科研数据和结果。”张知彬说。下一步他将带领团队着重开展全球变化下海南热带雨林动物与植物、微生物互作关系研究,为海南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灾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谭新红教授 赓续历史文脉 讲好东坡故事

“苏东坡是海南文化的启蒙者,海南是苏东坡一生中重要的居住地和精神家园。”在谭新红看来,能够在海南开展东坡文化研究,是人生一大幸事。

2022年4月,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在海南大学揭牌成立。年底,通过全球公开招聘中心执行主任,谭新红来校挑起中心建设的大梁。到任后,谭新红带领中心科研人员联合国内外同道从文学、艺术、文创等多个方面对东坡文化展开研究,力求打造全国东坡文化研究高地。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编纂《苏轼全集编年汇评汇注》一书,这本书不仅将历代的评注和编年汇在一起,而且将按创作时间进行编排。读者想知道苏轼在哪一年、哪一天都创作了什么作品,在这部书里一目了然。”谭新红说。

“除此之外,我们还致力于开展学术传播。”谭新红说,目前,中心正在编撰《东坡文化年鉴》和《东坡文化研究》两本期刊。其中由他领衔的《东坡文化年鉴(2022-2023)》汇辑两年间东坡文化的重要事件、研究情况、文献资料和成果目录,旨在及时发布东坡文化的国内外研究和传播情况,不仅可以为学术界提供完整、丰富、准确的东坡文化资讯,也可以为海南深入保护、研究和利用东坡文化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在谭新红的推动下,中心还积极助力东坡文化进校园活动,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正在编撰四部《东坡诗词文选萃》读本,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做到‘墙内开花墙外也要香’,将东坡文化这张名片擦得更亮,让海内外更多人听到东坡文化故事。”谭新红说。

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徐艳晴教授 守护绿水青山 争当生态卫士

抓紧推进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中国式环境治理:基于系统组织论视角” 研究;积极开展“数字生态文明”相关议题研究,探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和机制;对环境信息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不当信息矫正机制开展针对性研究……

瞄准生态治理这一研究方向,徐艳晴正蹄疾步稳地不断前行。

为何将生态治理确立为主要研究领域?在徐艳晴看来,基于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大背景下,这种选择既契合国家发展大局,又精准对接海南自贸港区域发展需求,同时还是落实学校协同创新中心改革的具体举措。

“围绕新文科建设实际,我正计划以生态治理研究为牵引,构建跨学科协同研究平台,加深学科内涵,同时借由多学科互动拓展学科外延,并培养学生多维度审视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徐艳晴说,目前她所指导的硕士生毕业论文关注的都是生态治理研究方向,同时也在该领域发表了高质量论文。

“未来,我将继续探索与生态治理相关的课题,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制度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徐艳晴表示,她还将深入海南生态治理一线实地调研,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贡献智慧力量。

原文链接:http://news.hndaily.cn/h5/html5/2024-09/10/content_58481_17796724.htm

编辑:王一钦

审核:符 涛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24 hain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