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新闻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符文英副教授在琼海发现100多亩野生稻

2003.12.14 14:42

海南日报

被誉称为“植物大熊猫”的普通野生稻正快速消失。令人高兴的是,海南大学的一位水稻专家日前发现琼海市中原镇乌皮管区凤楼村一个名叫突塘的沼泽地分布有大片普通野生稻,据估测,面积多达100多亩。

成片普通野生稻生长在一片沼泽地里

据海南日报报道,12月11日下午,记者随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副教授符文英来到琼海凤楼突塘。在这片潮湿的沼泽地,记者看到,这里分布着大量的类似野草一般的植物,乱蓬蓬地疯长着,但仔细分辨,它却有水稻的特征:有叶片、叶舌、叶耳、叶环,正是普通野生稻。

多年从事水稻研究的符文英告诉记者,她前不久对琼海专题考察普通野生稻的分布时发现琼海市境内原有记录的野生稻分布点已无法找到,但令她惊喜的是,却意外地在凤楼村的突塘发现了这一大片普通野生稻,占地面积约100多亩。“如此大片的野生稻资源幸存下来实在太珍贵,而且生境状况非常好,太令人兴奋了!”她说。

普通野生稻

中原镇乌皮管区党支部书记朱业金介绍,村里人都不知道这就是普通野生稻,还以为是一种杂草,他们经常在这里放牧,因为牛很喜欢吃。凤楼村的一位中年妇女说,原来这些普通野生稻长得有1米多高,后来村里人来放牛,或者割这些“草”去喂牛或喂家禽,已少了很多。一位经过突塘的当地老人告诉记者,小时候这里是成片的野生稻,长得有人高,他们在粮食紧缺时曾采集野生稻稻谷炒成爆米花吃。

记者在突塘一些田间地头看到,田埂上有一堆堆、已晒得枯黄的野生稻,这是村民们将这些野生稻当成杂草清除的结果。

符文英说,调查发现,幸存的野生稻资源跟当年相比资源衰退严重。她为此很担心,如果对突塘仅有的幸存野生稻资源不加以保护,它们遭遇灭绝的危险不是危言耸听。她希望琼海市委、市政府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对突塘普通野生稻资源加以保护并将分布区域范围内的环境划为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严禁牧牛和人为破坏,把珍贵的野生稻资源能圈地保护起来。

普通野生稻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是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研究表明,现代栽培稻在进化过程中丢失了原有的祖先普通野生稻约三分之一的等位基因和50%的基因型,其中包含大量优异基因,如抗病虫、抗逆基因等,这些优异基因正是解决目前水稻生产难题的“资源宝库”。人类未来粮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在很大程度依靠对野生稻优异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海南曾是我国野生稻的主要分布区,中国迄今发现的3种野生稻(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在海南均有发现。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野生稻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野生稻正以惊人速度消失。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野生稻资源一旦灭绝,其损失不亚于任何野生珍稀动物的灭绝。因此有专家将它誉之为“植物大熊猫”。 (完)(记者邓建华)

该文发表于 2003/12/14 14:42:00 已被 0 编辑 2003/12/14 14:42:00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24 hain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