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新闻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关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上) 高校精品助力科教兴省

2005.06.14 08:17

海南日报

海师生态学是海南生态省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报记者苏晓杰 摄

海大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海南培养了大量的通信人才。本报记者 李英挺 摄

编者按:海南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从1999年开始评审,2000年正式启动,根据“一省两地”的发展战略以及重点发展六大支柱产业的需要,从我省各个高校众多学科中,筛选出8个学科作为省级重点学科来建设。5年来,省政府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相关学校自筹资金5000多万元对这些学科进行重点扶持。

5年的建设周期结束了,重点学科的建设现状如何?它对高校的发展有何意义?重点学科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从今天起,本报分两期对省级重点学科作一次全面的展示和剖析,以真正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推动我省高校的发展。

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2005年5月25日至6月1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省第一批七个省级重点学科进行了验收检查。 这七个学科分别为海南大学的诉讼法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水产养殖四个学科;海南师范大学的生态学、基础数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作物遗传与育种。此外,海南医学院的妇产科学将于6月底参加验收。

省教育厅调研员苏文全程参加了此次验收检查。对我省重点学科的建设,苏文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苏文表示,我省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在规模、层次、结构上,与兄弟省市有较大的差距。学科建设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省外高校重点学科大多从博士点学科中产生,小部分从硕士点学科中产生。而我省多数从学士点学科中产生。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起到了为高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学科的基础建设,以及对其他学科建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支撑和发挥引领作用。

学科建设的落脚点是人才培养和研究成果。经过几年建设,我省重点学科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个学科进入了国家级重点学科,新增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学科增设了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催生了一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通过吸引人才,我省学科队伍得到充实壮大,科研实力有了较大提高,有能力和省外高校竞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得了一大批国家863、973专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了学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同时取得了一批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专利和新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诉讼法学:海大的精品学科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又是最有说服力的。在海南大学诉讼法学五年的学科建设中,一连串的学术成果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骄傲。

2000年5月,学科成员谭世贵教授的论文“中国司法机构改革研究”荣获全国司法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1年1月,学科带头人谭兵教授主编的“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民事诉讼法学》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1年12月,谭兵牵头承担司法部重点项目《中国仲裁制度研究与仲裁法修改》的课题。

2002年5月,谭世贵获批参与教育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项目《中国司法制度》课题。

2003年,学科成员王琳讲师的论文获第四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5年2月,谭兵负责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成为全国法学类本科9门国家精品课程之一和海南省惟一的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科责任教授谭兵告诉记者,五年中,诉讼法学科成员共获国家级奖项一项和省部级奖项17项。五年来,学科队伍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成员由当初的8人增加至20人;学历结构由当初的1名博士、4名硕士增加至7名博士、10名硕士;职称则由2名教授、2名副教授增加至10名教授、6名副教授。

海南大学科研处的负责人称,谭世贵、谭兵两位教授在全国法学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海大诉讼法学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已成为海大的“精品”学科。目前,诉讼法学正在积极冲刺国家级精品学科。

化学工程:带给地方经济直接效益

海南大学副校长、化学工程学科责任教授林强介绍,化学工程学科着眼于海南特色、优势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确立了四个发展的方向:精细化学品的分子设计及合成、天然产物提取与加工、环保节能化学品、功能材料。五年间,课题立项共73项,其中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20项,投入科研经费达437万元。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转化成生产力。据介绍,化学工程学科姚伯元研制的HY-4型铂自动显微光度计在全国20多家炼焦企业投入使用,成本只有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深受用户欢迎。李嘉诚研制的农药高效渗透剂、乳化剂系列产品,被海南的所有农药生产企业采用,并销往广东、广西。林强研制的防霉剂应用于三亚海富椰维股份公司、张岐研制的低分子量壳聚在广西得到应用。林强开发的水泥助磨剂被海南多家水泥企业采用。此外,还有25项成果被企业采用,为企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7500万元。

中科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教授在验收报告上说,该学科在海南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同类学校中处于较先进水平,建议验收评优。

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人才培养基地

据学科责任教授康耀红介绍,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是海南省通信与信息系统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经过五年努力,课程建设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现有一门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四门校级优秀课程,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以来,海大在原有试验环境的基础上,购置了大量设备、建立了Internet信息检索与试验平台。除了政府的扶持资金外,海大又投入600多万元建设教学试验室。

学科于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5年研究生总数达99名。

学科形成了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Internet信息检索理论与技术、网络信息处理与信息融合技术、海量信息处理技术。承担国家级的科研项目2个、省级科研项目25个、其它项目12项,科研经费达476万元。共发表学术论文287篇,出版专著7部、教材18部,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水产养殖:海南水产业技术支点

海大水产养殖责任教授张本很自豪,因为水产养殖是海大“叫响”的特色学科。学科共承担各级重大科研项目71项,其中国家和部级重大科技项目28项、省级科技项目43项。具体内容有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转基因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科技部各类科研课题8项,承担的科技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同类学科的前列。

重点学科建设以来,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验收和受奖的科技成果2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申请专利3项。主编出版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共198篇。如2004年在海南召开的全国科协学术年会上,海南省从100多篇学术论文中评出优秀论文25篇,其中水产养殖学科组就占了5篇。

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思发在验收后,对水产养殖学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认为其已成为海南水产养殖技术的支点。

谈起已取得的成绩,张本滔滔不绝: 学科在热带水生动物的繁育技术方面,已在石斑鱼、和乐蟹、对虾和海马等人工育苗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填补了省内国内空白。

在热带水生动物的种质改良方面,其研究成果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我国热带水产养殖方面应用,如马氏珠母贝优良品系及三倍体技术、三倍体九孔鲍技术等,提高了我国热带水产养殖产量和质量,促进了我国热带水产养殖的发展。

生态学:服务生态省建设

在海南师范大学,有一批专门与动物打交道的人,如龟博士史海涛、兽博士李玉春、鸟博士梁伟等。他们都是海师生物系中的骨干成员,也正是他们,推动生态学成为海师的一个品牌。

学科责任教授史海涛告诉记者,从2000年至2004年,生态学作为重点学科,省财政每年资助60万元,学校投入18万元。“输血”对生态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硕士点、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从无到有;研究方向从2个发展到4个;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人员、论文和著作数量、获得省部级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等指标都显著增长。对海师通过本科合格评估、获得硕士点招生资格和获准筹建师范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物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海南岛热带陆生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及保护管理方面。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25篇,20%以英文发表,30%发表在核心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1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

史海涛创建了国内惟一的专门从事龟类研究的队伍,多次为海南建设生态省建言献策。李玉春博士在海南首次开展了啮齿目和翼手目等小型兽类的生态学、保护管理和危害综合治理的研究,其中对海南坡鹿的性别分离机制、海南水獭的保护生物学等的研究独具特色。

恢复生态学,研究方向以恢复生态学为核心,对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研究,符合海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独特的学术地位。

植物生物工程,以我国特有的热带陆地和海洋植物为主要对象,分析、研究其资源特征、探讨其适应机理。其中在香蕉的基因工程研究、海南特有珍稀濒危抗癌植物海南粗榧的细胞工程、海南热带海洋植物红江蓠的多糖提取分离、槟榔、胡椒的种质研究、橡胶工业微生物工程、荔枝无核机理及其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此外,动物生理学重点研究与海南有关的动物类群的生理生态学和进化特点,对海南岛的自然保护、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生态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础数学:打造数学教师“摇篮”

记者从省教育厅采访获悉,由于我省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在每年的全国高考中,我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与其他大部分省份有一定的差距,其中数学科目的差距特别明显,平均分差约低于30分—40分左右。因此,以培养教师队伍为主的海师,基础数学作为重点学科来扶持成为许多人的共识。目的是为我省中小学数学师资队伍培养人才。

海南师范大学基础数学学科责任教授陈在夫介绍,5年来,基础数学队伍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6项研究成果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奖。加强学术交流,13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建立了一个5万册的系资料室、100多台计算机的教学实验室。适应本学科教学需要,为海南培养中学教师。申报基础数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获得成功,把数学系办学提高了一个层次。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教育,增设了数学新专业,参与各类师资培训,为海南培养了大量应用型的数学人才。

作物遗传育种:惟一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科责任教授陈守才的研究方向是基因工程,他很自豪, 作物遗传育种2002年就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这是海南高校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陈守才介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以作物遗传育种为基础,以博士点为平台,获准自主增设植物分子遗传学、种质资源学、农业生物技术、分子病理学4个博士生招生专业,促进了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为提高办学实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科研成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据介绍,从2000年开始,由学科成员张锡炎研究的香蕉优良品种“巴西种”的引种试验及在海南的推广,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在1亿元以上。

目前作物遗传育种已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取得了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育成了橡胶树、木薯、旱稻等一批新品种。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高学历人才,目前博士生、硕士生的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都比1999年增长2倍以上。学术队伍学历结构高层次化,研究生学位人员近88%,比1999年高出近14个百分点,其中博士学位人员近43%。新增了“973”“863”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5年来国家投入科研经费达5628万元。建立了橡胶树国爱育种中心。

陈守才也坦承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该学科由院校不同的教学、科研单位组成,在协调方面不太畅通;科研成果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知名度学术骨干缺乏等等。

高校期盼再“送一程”

记者在参加此次验收时了解到,广东等地政府每年财政拿出20多亿元投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我省由于财力有限,5年来政府仅投入了2000万元。随着验收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政府的投入结束。重点学科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在采访中了解到,所有的学校和重点学科都期盼:政府能够继续“送一程”。

海师史海涛教授说,以该系生物多样性博物馆为例,平时免费对社会开放,购进标本和维护全靠重点学科中挤出一点经费。如果没有这笔钱,博物馆的命运堪忧。此外由于学科的特殊性,生态学经常到野外科学考察和调研,没有钱寸步难行。政府给重点学科“扶上马”,还应该“送一程”,否则多年的心血可能会付之东流。

海大教授张本说,“送一程”并不一定都是要钱,政府部门给政策、给项目,同样可以达到“输血”的功能。(董纯进) //www.hainanu.edu.cn

该文发表于 2005/6/14 8:17:00 已被 xiaojing 编辑 2005/6/14 8:17:00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24 hain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