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新闻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海南日报】海大多学科师生共建热带农作物百科知识服务系统

2016.03.31 09:09

海南日报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打开“农博网百科知识手机端”,仿佛翻开一本海南农业知识的百科全书。在热作、瓜菜、水果等不同类别下,只要用户能想到的海南农作物,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它的图片、简介、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完备信息。

比起翻阅厚重的百科全书,动动手指就能获得丰富资讯,对成日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农民而言更加方便快捷。还有“手机农业科技110系统”“病虫害诊断客户端”等移动客户端,都是海南农博网在“互联网+”时代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新渠道,深受各地群众喜爱。

信息越繁杂,农民越迷茫

“其实,海南农民早就意识到科技就是生产力,很希望通过科学种植培育出优质的农作物。”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管专业副教授张峰告诉记者,“各地农业科技110服务点的农技宣传资料总是供不应求,但农民欢天喜地抱回家里阅读之后,记得住并用得上的并不太多。”

好在智能手机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农技难题时,农民也会拿出手机“百度”一下,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已经不再困难。但是,新的困扰也随之而来:在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涌来时,农民能否顺利筛选到正确、适用的内容,而不是受其干扰和误导呢?

长期从事信息科学技术教育和研究的海南大学农业信息化科研团队,针对涉农相关知识散布在网络和书籍中,缺少系统性收集、分类和管理问题,采用知识管理技术、Wiki 技术、网络社区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热带农作物信息共享百科知识服务系统。

于是,这两年,在海南大学多学科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文提到的移动客户端逐一上线,成为了海南大学与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海南数字证书认证有限公司等团队,携手开展的“热带农作物信息共享百科知识服务系统开发与应用”研发课题。

推动生产经验向知识转化

当前,该课题与“热带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与应用”“海南农业微博服务系统开发及海南农博网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等两个课题,组成了“海南农博网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及应用”项目,成为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之一,获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据课题组介绍,这一课题主要是针对海南种植范围广、经济比重大的 50 种重点农产品,围绕其基本特性、种植(栽培)、采集(加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分类,然后整理、加工成为百科知识信息库数据,以解决农业知识零星分布,农民查找使用不便的难题。

在更高层面来看,这一课题还有助于完善海南重点热带农作物信息的知识分类标准与百科知识数据结构标准,构建起包括农作物种植知识库、农业政策法规专题库、农业专家专题库、热带主要作物病虫害图库在内的,面向海南热带农作物的本地化、专业化的农业资讯与百科知识专题库。

“专题库建立后,热带农业生产经验向知识转化等问题或将得到解决,实现热带农作物百科知识的分类、采集、审核、发布、应用、分享、储存、维护等整个知识生命周期活动。” 张峰说。

为海南作物量身定做客户端

记者了解到,这些移动客户端的建设开发主要由在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但由于采用流水线式工作方法,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

海南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张荣荣介绍说,每一个农作物词条的原始信息,都由信息管理专业学生采集分析,在遇到信息矛盾、多源、不实等问题时作出标记,交给下一环节的农学、植保、园艺等专业研究生判断修正,确认无误后方能生成和发布。

当前,这些移动客户端不仅能够提供查询指导功能,还为农民进行农务交流提供了平台。昌江某哈密瓜生产基地农民在利用“病虫害诊断客户端”解决了裂瓜问题后,对项目组表示感谢,还发布了他们的合影与农友们分享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农村网络资源不足,移动客户端无法随时在线体验服务的现状,它们均被设计成为只要接入到网络便可对数据进行自动缓存和更新,以便用户在离线环境下仍然能够读取数据的模式。

“‘互联网+’给农民带来的利好应该是全方位的:普及先进农技让他们将农作物种得更好,开通网上商城让他们把农产品卖得更好。”张峰透露,未来,其团队将为每一种海南重点农作物量身定做一款移动客户端,方便农户按需下载,也将很快启动相关微信服务号的建设,促进技术团队与用户之间供需信息的互通。

该文发表于 2016/3/31 9:09:00 已被 编辑 2016/3/31 9:11:00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24 hain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