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海龙教授团队学术论文入选 ESI高被引论文

2023.02.20 11:59

生命科学学院

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 ESI)2023年2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以海南大学为第一单位,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海龙教授为通讯作者,2022年3月于环境科学领域TOP期刊《chemosphere》(IF=8.943, 中科院二区)发表的研究论文“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microplastic pollution on human digestive tract cells”入选为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


A5D1

ESI高被引查询截图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生物圈中的环境微塑料(MPs)与日俱增。研究表明,MPs会对水生生物、两栖动物以及微生物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但是,其对于人体潜在的健康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典型微塑料——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为研究素材。探究了不同尺寸PS-MPs在24 h对人类结肠上皮细胞CCD841CoN和小肠上皮细胞HIEC-6的影响。结果发现纳米级聚苯乙烯(PS-NPs)比微米级聚苯乙烯(PS-MPs)更易进入人体细胞,摄入量与暴露时间成正比。聚苯乙烯(PS-MPs)对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无显著影响,但高浓度组对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表现出低毒性。此外,微米级聚苯乙烯(PS-MPs)对细胞膜损伤显著高于纳米级聚苯乙烯微塑料(PS-NPs)。这可能是因为大尺寸聚苯乙烯会粘附于细胞间质中,从而对细胞膜造成显著影响;该研究不仅为认知微塑料的健康效应提供基础数据,还为科学评估微塑料对人类的潜在健康危害奠定了坚实基础。


11D2D

PS-MPs对两种细胞的作用机制


该论文博士研究生张宇婷为第一作者。近年来,周海龙教授作为生命科学学院、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海洋污染与人类健康”团队负责人,主要围绕新污染物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需求,以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物学效应等前沿科学问题为核心,系统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健康效应及作用机制,及其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这些研究不仅为新污染物的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还可为海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健康岛的建设,以及为服务海南全健康项目提供重要基础数据。近几年来,周海龙教授以通讯作者在Chemosphere, Environment Pollution等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5653521031866?via%3Dihub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24 hain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