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跨境教育国际论坛(2016)”于12月20日至21日在海南省会海口市举办。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挪威、南非、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巴基斯坦、立陶宛、蒙古、拉脱维亚、亚美尼亚等20多个国家、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INQAAHE)、亚太地区质量保障联盟(APQN)、欧洲国家信息中心联盟(ENIC)、东盟大学联盟(ASEAN)、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等5个国际组织,以及我国近200所高等学校的400多位跨境教育领域的政府官员、评估与认证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议。
20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张淑林主持。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海南大学副校长刁晓平,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主席Susanna Karakhanyan女士,亚太地区质量保障联盟主席张建新女士,欧洲国家信息中心联盟执行主席、意大利国家信息中心主任Luca Lantero先生,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等分别致辞。
张叔林副会长代表论坛主办方之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学会表示,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盛会。举办论坛主要目的就是围绕亚欧教育部长会议框架下亚欧资历互认工作、亚欧跨境学分转换与学习成果认可工作,以及各国国家资历框架开发与实践工作等进行研讨和交流。进而促进资历、学分及学习成果的国际互认,保障和提高跨境教育质量。
致辞嘉宾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十分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跨境教育背景下的质量保障、资历框架与资历认可、以及学分转换与学习成果认可等核心议题。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代表论坛主办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表主旨演讲。王立生指出,发展跨境高等教育,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合作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实现教育质量共同提高、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联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以“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为主题举办国际论坛,旨在增进各国教育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理解、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探讨和应对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王立生在演讲中阐述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代表中国教育部与亚欧各国代表联合发表《亚欧地区高等教育资历互认协作宣言》(即《北京宣言》),倡议在亚洲、欧洲之间在教育资历认证领域应开展合作和交流,建立一个常态化、具有可操作性的亚欧高等教育资历认证合作机制的相关情况,以及该中心倡议建立亚洲国家信息中心协作网络组织网站、组建亚欧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作网络组织、制定亚欧资历互认合作原则指南和操作手册等三项行动计划的工作进展。
王立生在演讲结束时着重强调,建立“中国国家资历框架”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创新,是国家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加快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人力资源强国和全民学习型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将正视建设国家资历框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联合有关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认真借鉴有关国家在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构建中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实现路径与推进策略,努力推动中国国家资历框架建设。
会上,受中国教育部委托,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牵头发起的“亚欧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作网络组织(CBQAN)”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这是继“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组织(INNQUAHEE)和亚太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络组织(APQAN)等国际民间多边教育质量保障组织之后,由中国发起建立的以推动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为宗旨的又一个国际民间多边交流合作平台。
留学生交流和中外合作办学是跨境教育的主要形式。新形势下,我国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在质量保障方面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质量保障和提升的严峻挑战。该论坛的举办,以及论坛传递出的关于“跨境教育”、“资历框架”、“学分转换”、“学习成果”等崭新的概念对于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尤其对十三五期间国家建设、实施国家资历框架营造良好氛围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
//www.hainanu.edu.cn
该文发表于 2016/12/21 9:24:00 已被 xuanchuanbu 编辑 2016/12/21 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