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是海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见习记者 陈元才 摄
海南文人的底气和风骨,为海南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撑。 本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海南日报】
【张朔人】
1966年生,安徽庐江人,历史学博士,海南大学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日本骏河台大学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新加坡海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第二主持人);主持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日本、新加坡等国横向课题4项。 出版《华侨与海南社会发展》(第一作者)、《明代海南文化研究》等著作,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篇,编撰《海南历史文化研究集刊》(执行主编)、《海南历史文化(第1、2卷)》(副主编)、《海南移民问题研究论文集》等文献。专题学术讲座《重塑海南文化自信》在海南大学“湖畔讲坛”首讲,广受好评。 编者按:在众多研究海南文化的著作中,海南大学副研究员张朔人博士撰写的《明代海南文化研究》格外引人关注。该书对明代及其以前的海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重塑海南文化自信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公开表扬,并得到了诸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深入推进,让外界了解并接受海南的本土文化,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在张朔人博士看来,重塑海南文化自信,首先要摸清海南的文化家底。于是从2009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张朔人便潜心在这一领域刻苦钻研,搜集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耗时4年,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 日前,张朔人博士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海南应该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广泛征集国内外关于海南的著作,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这是海南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石。 ■ 本报记者 戎海 “文化是什么?”这是张朔人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发出的反问。“文化研究一定要界定其时空范围和参照坐标。”张朔人说,他研究的海南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文化,即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所概括的语言、文字、宗教、文学、美术、科学、史学、哲学等,并加入了政治、风俗等内容,目的是使“文化史”具有更开阔的视野。 同样,在时间和空间上,张朔人对海南文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明代是海南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名人辈出、文运昌盛;而除了3.43万平方公里的海南岛外,有着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和南海诸岛,也是海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有了这样的界定和框架,张朔人的研究开始触碰到了海南文化的内核和精神,在这一生存环境中,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而丘濬、唐胄、钟芳、海瑞、王弘诲等一批大儒的涌现,也在悠久的中原文化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海南印记。海南文人的文化个性和海南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特质,成为海南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最有魅力的宝贵财富。 海南文人的底气和风骨, 造就海南独特的文化地位 丈量一个地区的文化积淀厚度,当地文化名人的成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指标。张朔人说,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海南文化名人的成果被湮没和淡化,但是其所达到的高度,至今仍足以让人仰视。 “非道非释亦非儒,读尽人间不读书。非凡非圣亦非士,识破世上未识事”的宋代琼籍人士———白玉蟾,令人高山仰止。其倡导的天人合一理念,成就其道教南宗五祖的地位。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的丘濬,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名臣、政治家、史学家,其编撰的巨著《大学衍义补》,系统地阐述了治国理念。全书十二个子目,各自成为一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再根据情况划分成不同的细目,从而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精细的国家治理系统工程,为帝王提供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解决明代中叶以来业已暴露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案。此外,丘濬在医学、文学等领域也有着非凡的成就。 “最怜建水挥文笔,卓立乾坤判道原”的王弘诲,将个人疾病与国运联系在一起,提出苏民困以培育国家元气、加强官僚体制建设以巩固国家肢体、畅通章奏以通舆情等主张,为万历中期社会把脉。 海南文化名人不断涌现,他们的影响和贡献,让海南文化成对中华文化作出重要的反哺。 不惧权贵、刚正不阿,是海南文化名人的一种集体品质。张朔人说,海瑞“骂皇帝”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廖纪、唐胄等围绕着“大礼仪之争”而成为坚定的“护礼派”,从儒家经典出发,公开反对当朝嘉靖皇帝“议礼”,即便被撤职罢官,也不肯妥协,体现出了海南文人的底气和风骨。和渊博的学识相比,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更加令人敬佩。海南文化名人集体呈现出的这种精神,使得海南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具有了不一般的地位。 积极进取兼容并蓄的品格, 让海南文化充满生命力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族群的多样性,造就了海南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张朔人说,海南文化可以分为山地文化、农商文化和海洋文化等类型,这些文化类型长期共存,共同铸造了海南多元文化品质。 历史上,海南渔民对于南海的探寻就从未停止,随着民间船舶制造技术的进步,对南海的认知日益清晰。张朔人说,对南海的探寻是海南文化中令人激动的篇章。从宋代的“藤埠船”,明末清初的“鸡母船”,清代“帆浆混合型”船只、“大眼鸡”式的三桅帆船,以及儋州的红头子母渔船的出现,从人力向风力利用的转变,是航海技术进步的主要体现,这也是本岛渔民向南海更远更深处开发的根本保证。“目前已经发现的各类更路簿手抄本有13种之多,这是海南人民搏击南海的最重要的见证”。“也许海南的造船技术跟别的地方相比并不先进,但是海南渔民的积极进取、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别人所无法比拟的。”张朔人告诉记者,海南的文化中,一定包含着搏击风浪的因子。 某种意义上说,海南是一座移民岛,海南大学图书馆现存的65姓氏168种家谱中,记载了当年各家族的“过琼公”来海南繁衍生息的历程,这也形成了海南多元兼容的文化特性。由疍家、灶户、回民等组成的海洋文化圈和黎族苗族形成的山地文化、对外贸易形成的商业文化长期共存,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张朔人告诉记者,即使在儒家文化占据主流的明代,包括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在海南依然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此外,海南的教育也呈现出自由、开放的特点。宽松的文化政策和宽容的文化心态,让海南文化不断兼收并蓄,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岛内先贤的文献资料, 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力支撑 时至今日,如果再有人称海南为“文化沙漠”,一定会被耻笑孤陋寡闻。然而,甩掉“文化沙漠”帽子后的海南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又成为新的课题。张朔人说,地方文献的零散、支离破碎,是当前海南历史研究遭遇尴尬的重要原因。系统搜集、整理海南地方文献,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海南岛内先贤著作的整理,始于明代唐胄,后经清代和民国延续,地方文献的整理收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以王国宪主编、校订、出版《海南丛书》最为著名。 从2000年开始,地方文献的整理成为我省的重点文化工程。以《海南丛书》为底本重新标点的《海南先贤诗文丛刊》2004年出版;《海南地方志丛书》则将海南历代现存方志收入其中,这些构成了海南地方文献的基本骨架。然而,大量的“径改”存在,降低了文献的史学价值;近代以来国外对南海研究的相关资料付之阙如,无法体现完整意义上的海南文献。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则需要系统、高水平的整理和挖掘。张朔人指出,现在从事海南文化研究的人不少,爱好者更是难以统计,但是由于缺乏文献的支撑和科学的方法,出现了部分研究成果水平不高、不够严谨等问题。他建议有关部门应该以“影印”的方式,全面收集、整理、再版海南文献,为海南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该文发表于 2014/4/3 8:44:00 已被 lijiabin 编辑 2014/4/3 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