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边织锦。
李海边对自己的织锦工具爱若珍宝。侯赛 摄
李海边(右二)在教授织锦技艺。
【海南日报】 文\记者 侯赛 织黎锦,谁说男子不如女? 海南大学有一位读理工科的黎族男生,不但自己掌握黎族传统织锦技艺,还开始向身边的同学传授织造技能。 他是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大一学生、椰岛民族风情社成员李海边。在他的内心深处,学习和传授黎锦技艺,除了抢救和传承黎族传统文化遗产,本身更是一种修心和养性的行为。 李海边,一个22岁的乐东黎族小伙儿,近日成了海南大学校园里走红的“锦娘”师傅,一到周末节假日,海南大学的一处草坪上,便会看到一个大男孩带着一群“徒儿”们在树荫下的草地上席地而坐,脚蹬木梭,腰系锦带,有模有样地织起黎锦来。 “‘男耕女织’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耕地都不需要男人了,自然织锦也不再是属于女人们的专利!”每当身边的朋友劝李海边不要再“沉溺”于女人干的针线活儿时,李海边总是这样打趣回答道。 李海边和他的“文房四宝” 4月30日,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海南大学13号公寓楼2楼的一个男生宿舍,一个脸庞清瘦,皮肤黝黑的高个子大男孩正在忙着倒腾衣柜,他就是李海边,正在为下午的黎锦课程做准备。 “一套,二套,三套……十套”,李海边嘴里默数着,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十套织锦工具。 “这些工具可都是他的‘文房四宝’,他的心肝宝贝,我们平时是碰不得的。”李海边的一个室友打趣道。李海边平时对自己的织锦工具爱护有加,因李海边把织锦比喻为练书法,因此这些工具也被戏称为自己的“文房四宝”。为了保护工具不被虫蛀,李海边把仅有的一个放置衣物的小柜子也腾了出来,用于储藏织锦工具。 抚摸着他的“文房四宝”,李海边聊起了这些工具的来历,有的是三亚学习织锦的大师兄给他寄过来的,有的是他和同学黄宗文专程跑到五指山找到打造工具的手艺人专门定制的,每套工具都有自己的来历,平时30多个弟子的学习都要靠这十套工具。 师傅,徒儿们的嫁妆都靠你了! 一梭,一线,在木刀和彩线的穿插挤拉过程中,一条五彩锦带开始慢慢展露出来。织起黎锦,李海边娴熟的手法和恰到好处的力道,就如同一个太极高手打太极一样,节奏和呼吸配合得十分紧凑,虽动犹静,凸显柔性中的力量之感。 对李海边来说,织锦是一件既幸福又辛苦的活,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腰酸背痛的滋味李海边深有感触;几十根丝线按照一定的规律织就在一起,相当考验眼力,时间久了眼睛会不停地流泪,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那种喜悦和自豪感又是不可名状的。 “师傅,徒儿的嫁妆都要靠你了!”师傅的手艺总是让女弟子们啧啧称赞,不少徒弟早已开始跟师傅预定嫁妆了,这对李海边来说,是既开心又痛苦的一种称赞方式,面对徒弟们的“围追堵截”要嫁妆,李海边迟迟不敢织出一件完整的作品。 李海边说,在他的30多个弟子中,虽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男生,但男生的工艺却不比女生们差,甚至会超过女生。因为男孩子的精力要比女孩强,运动神经也更发达,在力道上,男生也具有天然优势,在他看来,织黎锦,传承祖先技艺,男人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次与现代黎锦的“邂逅” “哇!符阿婆织出了一只小青蛙,一会儿功夫又织出一只大蜘蛛。”在李海边儿时懵懂的记忆中,村里的几个阿婆经常聚在一起边织锦边聊着家长里短,李海边和小伙伴们闲时无聊,会围在阿婆们身边看阿婆们“变戏法”,阿婆们能织出各种动物的形状,这对他来说是非常神奇的事情。 虽然儿时的乐趣让李海边印象深刻,但是李海边迷恋上织锦却并不是因为这些儿时记忆。在他的儿时印象中,黎锦都是粗布黑线,谈不上好看,更谈不上让人痴迷。是一次与现代黎锦的“邂逅”,最终让他对黎锦有了重新的认识。 “我发现现在的黎锦和我小时候看到的棉麻线所织出来的黎锦完全不一样,顿时被那种绚丽的色彩,复杂而繁密的花纹图案吸引住了,心想我要是会织,那该多好啊!”李海边有一次去三亚看朋友时,无意中接触到了色彩更加丰富多彩,线条更加细密有致的现代黎锦,从此便与黎锦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妈妈那辈就很少有人会织黎锦了,她也没有学过。自从我爱上黎锦后,回家经常缠着外婆教我,妈妈也受影响跟着学了起来。”李海边说,看到黎族文化遗产的流失,是一种悲痛;能够重新拾起来,延续下去对他来说是一种庆幸。 梭如笔,锦如画,织就黎族写意 尽管大学专业学的是理工科,而且还是一名大一新生,李海边的骨子里已经沉淀了不少成熟男子所特有的“儒雅”和“沉稳”气质。 “艺多不压身”,在李海边的观念里,尽管传承黎锦技艺对他这样一个黎族子孙来说,颇有一些责任感的东西在里面,但对他来说,织黎锦更像是一种“修为”。 “织黎锦跟练字、作画是一个道理,细心、耐心、恒心一样都不能少,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更可以在这里面找到黎族文化之魂。”李海边对黎锦的认识,让记者对这个大男孩刮目相看”。
该文发表于 2014/5/5 16:32:00 已被 编辑 2014/5/5 16: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