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新闻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头条新闻

《光明日报》整版报道:海南大学心怀“国之大者”,服务自贸港国家战略

2021.08.16 11:25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8月16日

刊发了篇题为

心怀“国之大者” 服务自贸港国家战略——

海南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融入办学育人工作》

的文章


点赞海大党史学习教育

全面融入办学育人工作的成果

以下是版面图与全文报道,一起来细细品读

 

 

 

心怀“国之大者”服务自贸港国家战略

——海南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全面融入办学育人工作

  “我们青年学生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要胸怀大局、迎难而上,勇担时代责任……”7月1日,在海南大学“师生接力重走长征路”活动启动仪式上,海南大学学生会主席王子豪向学校青年学子发起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倡议。

  随后,一声嘹亮的冲锋号响起,700余名海南大学学生组成的队伍有序从学校办公楼广场出发,沿着校内设置的长征路标牌行进。

  每块路标牌都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长征过程中的著名事件,让师生边走边学,边学边悟,边悟边思。行进队伍最后在学校思源学堂“会师”,共同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

  当天,思源学堂座无虚席,近千名师生集体收看大会。海南大学的师生还自发在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学生宿舍等场所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大会实况,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畅谈个人感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骆清铭表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这一嘱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我们将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努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坚定坚守,转化为加快推动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大学的实际成效。

1.创新思政课 筑牢信仰之基

  打开抖音,搜索账号“了不起的中国共产党”,让人一“刷”就停不下来:“你知道中共一大为何在南湖的船上召开?”谁是第一个登上共产国际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人?”

  这是由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打造的微党课账号。自2021年4月开播以来,平均时长一分钟的小视频已经更新了100多集。

  “了不起的中国共产党”微党课是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有益补充,前者的故事性、生动性与后者的理论性、系统性相结合,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思政课。“微党课将党史中的重要事件掰开、揉碎,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大道理藏进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里,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了。”微党课主讲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娜说。

  史料准确,篇幅短小,故事生动,微党课不仅得到了校内师生的一致好评,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账号“吸粉”近15万人,收获“点赞”逾50万人次,累计点击量达到了3000多万。师生们决定将原计划在第100集时画上句号的微党课,持续更新下去。

  与微党课一样受欢迎的,还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骨干力量历时7个月打造的“三个100”系列教学活动。“三个100”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通过百年党史中的100个视频、100张图片、100个故事,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云阁说,海南大学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必修课,推动思政课改革提质增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进一步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

2.结合专业特点 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6月12日晚,海南大学思源学堂座无虚席,由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筑梦百年 共绎韶景”外语话剧之夜活动拉开帷幕。

  舞台上,来自2020级英语6班的孙祯阳、张童等10多位学生正在表演话剧《Living in the fire》。这是一台改编自小说《红岩》的英语话剧,讲述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关押的许云峰等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胜利在狱中与敌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出生于2002年的大一学生孙祯阳在得知自己要出演江雪琴一角时,一下子犯了难:“那段历史离我太遥远了,要想诠释好角色,对我来说挺难的。”

  但经过一遍遍彩排,不断查阅资料和体会台词之后,孙祯阳演好了这个角色,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

  海南大学的外语话剧之夜活动已经连续办了14届,与以往不同的是,2021年参赛的话剧在主题上融入了红色元素,突出了“党史+外语”的特色。“党史学习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促使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学党史,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与坚定信仰。”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洋说。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晚,话剧《Living in the fire》获得了整场比赛一等奖,而这一堂由学生自己参与完成的党史学习课,也将永远印在他们心底,伴随他们一生。

  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海南大学积极开展异彩纷呈的党史学习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会同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开展四省六校学生党支部“学百年党史、守初心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会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公共管理学院党委通过“三结合”,开展校企党建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暨“校企党支部联合共建共享座谈会”;热带作物学院组织专业教师赴学校定点扶贫乡村开展科技扶贫活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田间地头。

3.涵养家国情怀 一片丹心耀南疆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农科楼前,有一块刻着红字“丹心耀南疆”的巨石。这是新中国天然橡胶事业奠基人、海南大学首任校长何康的题词,浓缩了海南大学的光荣校史,也是一代代海大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养料和藏于心底的美好宏愿。

  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作为军需物资的天然橡胶陷入严重匮乏境地,中共中央作出在华南地区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发展新中国橡胶事业的战略决策。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海南大学前身之一的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简称“热作两院”)诞生了。通过多年攻关,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在北纬18度到24度范围内大面积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平均单产屡创新高。在此过程中,“热作两院”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也由此奠定了海南大学在天然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绘就了海大人“丹心耀南疆”的奋斗底色。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海大人大力弘扬“丹心耀南疆”的爱国奉献精神,围绕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这一殷殷嘱托让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南大学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学习成效落实到服务国家战略和建设海南自贸港的伟大实践中。

  7月17日上午,海南大学三亚南繁论坛暨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三亚举行。“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揭牌成立是海南大学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标志着海南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热带高效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骆清铭在揭牌仪式上表示。

  据介绍,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瞄准“南繁硅谷”、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国家战略,以及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围绕“南繁硅谷”、热带高效农业等全产业创新链中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难题,以天然橡胶、槟榔、椰子、热带果蔬等主要热带作物和热带特色优势农产品为核心,重点开展种质资源栽培与耕作、病虫害防控、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和农林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目前,已在热带特色作物品种创新、热带作物重要病虫害灾变防控、热带作物保鲜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相关成果辐射到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骆清铭说,今天,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为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充分结合海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提出了“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并充分聚焦“自贸港发展和制度创新”“生态文明”“热带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海洋科技”“全健康”和“信息技术”等与海南自贸港紧密结合的7个领域,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关,正努力建设与海南自贸港相适应的一流大学。

用画笔重温党史感悟初心

    【长镜头】

  2021年5月,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接到了绘制党史长廊墙的任务,用美术作品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学院迅速组建起了由副院长苏西亚和美术系老师拓林、魏鹏举以及19名学生组成的创作团队。

  要把党史画上墙,这可容不得一点马虎。师生们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资料,将建党百年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梳理出来,初步确定分为“星火燎原”“砥砺前行”“波澜壮阔”三个篇章来进行绘制。“师生们用画笔重温党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望来说,“绘制党史故事,进一步激励了年轻学子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鼓舞大家坚定不移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

  为了保证画面的准确性,学生们先是到学校图书馆和海南省博物馆查阅资料、找寻老照片,每一份资料都要经过反复比对,再开论证会,确定万无一失了,才开始拟定每个画面的电子版草稿。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学习党史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有几次论证会开到凌晨一点多,就为了筛选出一个党史故事里最适合呈现的画面。

  为了赶在7月1日之前完工,学生们顾不得暑热,谁没课了谁就来画画。到草稿、线稿和色彩稿设计阶段和上墙阶段,刚好赶上期末的各种考试,学生们往往一放下画笔,就直接穿着被颜料染得花花绿绿的衣服进了考场。

  盛夏的海口,瓢泼大雨常常不期而至,下得酣畅淋漓。海南大学校园里,第一田径运动场对面的椰风中路上,几个站在雨中的青年学生,手拿画笔,望着墙上刚画好的画作被冲刷得七零八落,恨不得给墙面撑起一把大雨伞。当天晚上,已是22时多了,学生们拉起临时照明灯,努力将下午那场大雨冲刷掉的颜色重新添回墙面上。

  7月1日,党史故事长廊墙如期完工。在师生的画笔下,墙面变成了一块五彩缤纷的画布:从南湖红船到天安门城楼,从红色娘子军到狼牙山五壮士,从香港回归到北京奥运……160米长的墙面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被定格成一个个精彩画面,成为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天都有人前来打卡,或驻足欣赏,或合影留念。

  全程参与党史长廊墙绘制的2019级国画班学生崔致远说:“为了画好中共一大的故事,我去查阅了很多史料。因为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会议从上海辗转到嘉兴,历尽波折。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危险和困难无处不在。在不断深入了解党史故事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初心与使命,这让我倍加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参与绘制党史长廊墙的学生们都纷纷表示,重温党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将激励我们继续用实际行动和青春力量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一同绘制美好未来。

让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深植灵魂血脉

讲述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副教授 朱杰

  【一线讲述】

  作为一名传播学系的教师,我一直在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门课。可以说,这门课程天然就具有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双重属性。如何上好这门课,如何将其更好地与当下的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是我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有了“回归历史情境、直面现实问题”的教学思路,力争在内容上融会贯通,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在历史与现实的重叠处厚植青年学子的人民情怀。

  如何回归历史情境?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党史教育,都要力戒照本宣科。要想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同学生讲清楚,不能把初心简单地概括为几句标语,而是要回到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讲清初心是如何表现为生动言语和鲜活行动的。

  我从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开始讲起:他们每到一户人家进行采访,都会与那里的乡亲打成一片,担水生火、喂猪做饭……具体且可溯的史实让学生们认识到,记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非冷冰冰的旁观者。课堂节奏在回归历史情境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学生也对初心产生了更多共鸣。

  怎样直面现实问题?只有在历史与当下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才能使思政课堂与党史教育不流于表面。比如,从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关联的快递小哥讲起,与学生探讨新的就业形态和劳动形式,引导学生从“数字劳动”的角度思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讲起,引导学生理解被我党奉为生命线与传家宝的群众路线,和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宝库,成为学生触摸社会肌理、观察世界变化的工具,他们便能在学懂弄通的过程中筑牢理想信念。

  新闻宣传工作在新时代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能否牢牢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大力弘扬,都与新闻传播学的导向以及这个学科培养的人才质量密切相关。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更加深入人心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让青年学子的人民情怀更加高涨。

 

 

学校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邮编:570228

琼ICP备05000523号    公安部备案号:46010802000190       Copyright © 2024 hain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