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 本报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黄一丹 盛夏的阳光分外耀眼,斑驳的树影下,一老一少正促膝谈心。 其实,这个山东女孩并不能完全听懂眼前海南老人的话语,但她们双手交握,两颗心也仿佛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几乎每个周末,海南大学大二学生范丽丽都会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海口市各个福利院,为在那里生活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据“志愿海南”网站统计,目前海南大学注册志愿者团体560个,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万余人。 风雨无阻 只为兑现服务承诺 “去年元旦气温骤降,而我们要去海口市福利院表演节目,与老人们共度新年。”范丽丽回忆,出门前,天空飘起小雨,寒风让人手脚发颤。而这支仅靠步行的志愿服务队伍,仍然相互依偎着前进。 “没有想过要取消或是延期,我们都坚持要完成对老人的承诺。”风是冷的,可十几颗火热的心却沸腾着,范丽丽说,志愿者进门那一瞬间,“爷爷”和“奶奶”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85岁的陈阿婆一看到海南大学大三学生马若影更是拉着不放,“前几日福利院发了一些水果,我留了两根香蕉,就等你来。”说完,硬要她把水果吃下。 “他们以为我们不会来了,心底却真切地盼望着。我多庆幸我们没有食言。”那天,范丽丽等人表演了手语舞蹈《青花瓷》,那是他们利用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抽空练习的。人群中,因为行动不便刚刚被她和另一个女孩齐力背来的老人,鼓掌鼓得手都红了。范丽丽的眼眶,也湿了。 悉心照顾 承担各种生活杂事 感情之深,全靠点滴累积。范丽丽告诉记者,在刚刚开展志愿服务时,老人们并不买账。而如今,却像真正的家人。 就好比陈阿婆,在认下马若影这个“孙女”之前,无儿无女,左手残疾的她生活一直很不便利。而如今,为她梳头、洗脸、剪指甲等生活杂事,几乎已经被马若影包办。两年来,她每周日都向陈阿婆“报到”,不曾间断。 和她一样坚持每周提供志愿服务的海南大学大二学生马强,则选择去海口市天翼特教培训中心帮助自闭症儿童。两年间,参与到这项助残活动中的志愿者就逾1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00多小时。 做出品牌 推广“爱心订单”模式 “渐渐的,我们的爱心和善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我们合作的福利院、特教中心、康复中心有了需要也会主动联系我们。”马强介绍,“前不久,海口市福利院就提出,有两个孩子虽然身体残疾,但智力正常,希望我们能派出志愿者帮助他们补习功课。” 类似的“订单”,海大志愿者接得越来越多。据该校团委思想宣传教育科负责人陈青介绍,今年,学校还与美兰区团委联合启动了万福社区志愿服务站“网格志愿者”项目,根据社区需求,以接受“订单”的模式,组织大学生前往社区开展扶老助残、体育健康、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 “有了好的平台,我们更应该把爱心行动继续坚持下去。”马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来自海南大学2万余名志愿服务者内心的声音。 (本报海口5月25日讯)
该文发表于 2014/5/27 8:18:00 已被 编辑 2014/5/27 8:22:00